書名 貢丸湯 第36期:拼一幅黑色新竹:傷痕、記憶與自由(中文雜誌)
作者 吳君薇、劉之筠、蔡承允、趙叔、張玉伶
出版社 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4-21
定價 200
特價 9折   180
庫存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5
分類 中文雜誌>人文文學>人文

商品簡介

成為有背景的人

被竄改的敘事、被做記號的人生、被認定不堪的過去,這是政治受難者與其親友、家人的遭遇,他們的生命故事好似「背景」,被藏到國家歷史的內裡。

本期《貢丸湯》要帶你看見在威權時期的新竹,那些被忽略的背景。以問卷調查開場,尋找戒嚴時空的運行,與人們生命相接時觸發的感思;接著走入新竹地景的過往,顯影傷痕與鮮血,本以為被時間沖淡的不義和暴力,因在場而一一來到眼前;為了知道更多,「歷史偵探」運用檔案、史料、資料庫等辦案工具,看見「社會主義青年大同盟案」過程的暗湧;又或離開紙面,探進竹東林場的前世今生,也親自探訪白色恐怖受難者施儒珍的弟弟施儒耀,聽他述說與牆相連又處於牆外的人生。

當被認識的那刻起,舞臺上「背景」不再隱匿其後,而能躍上前臺搬演,若不願故事褪色,甚至能廣傳四方,「轉譯」工程的加入則為一大助力。「慢工文化」出版《來自清水的孩子》,以一套四冊的漫畫再現蔡焜霖曾陷囹圄的人生,負責人黃珮珊認為「非虛構是虛構的基礎」,點出身為轉譯者的說書人,其創作意識和生命經驗如何參與作品;「沃時文化」投入「畫話:人權教育繪本徵選計畫」,陪伴創作者尋找發聲的姿態、組織社群、挖掘繪本述說故事的可能性,盼望人權意識如星光,照耀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新竹高中圖書館主任黃大展,持續分享因白色恐怖案件未能畢業的學長故事,深化轉型正義教育,並積極透過選書、展覽,引導學生與社會議題對話,如橋樑一般,傳承竹中的人文精神。

你有什麼在乎的事嗎?那些無法置身事外的感受,從何而來?閱讀新竹政治受難者的故事,體會平常的生活場景之下累積的脈絡,你或許會有自己的答案,到時,你也將成為有「背景」的人,不是那種朦朧遙遠的背景,而是你在決定自己是誰時,足以成為基礎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