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枡野俊明(MasunoShunmyo)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庭園設計師、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學系教授。從玉川大學農學系畢業後,在曹洞宗大本山總持寺修行。以禪宗思想及日本傳統文化為基礎,創作「禪的庭園」,於日本國內外都獲得高度評價,也是第一位以庭園設計師的身分,獲頒藝術選獎文部大臣新人獎得主。曾獲頒德國功勞十字勛章。2006年《新聞週刊》(Newsweek)日文版將其評選為「受世界尊崇的100位日本人」之一。重要庭園設計作品有加拿大駐日使館、東急澀谷藍塔大飯店庭園等。著有《晨活30分,九成的煩惱都會消失》(世茂出版)、《按照禪的教誨,打造美好人生的「所作」的基本》(幻冬舍)、《你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春天出版)、《不生氣的心》(遠流出版)、《心譯・般若心經》(晨星出版)、《順利迎接50歲的禪智慧》(PHP研究所)、《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平安文化)、《一日一戒良寬》(自由國民社)、文庫《為了悶悶不樂的你打造「強大心靈」的禪教誨》(扶桑社)等。
譯者簡介
藍嘉楹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目前從事專職翻譯與口譯。喜愛閱讀與旅行,希望能翻譯出更多好書。近期譯作包括《池川明微笑生產筆記》、《在北歐宅養小孩:跟著荷蘭父母打造居家遊樂園》、《歡迎光臨吃貨俱樂部》、《大人的昆蟲學》、《世界泡麵評鑑百科》等。譯稿賜教:gracelan27@gmail.com
作者自序
在這個時代,若說「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應該沒有人會提出異議吧。而且我想,人們的壓力只會變得愈來愈沉重。不過,無論時代怎麼變化,保持平穩的心情、神清氣爽地生活,依舊是人們不變的心願。為了達成心願,我認為關鍵在於是否能夠「保持平常心」。或許有人會認為我這麼說了無新意,但這一點正是禪所追求的極致精神。宮崎奕保禪師是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第七十八代貫首(住持),他廣為人知的即是超過一百歲,依然持續修行,日常的作息和雲水們(禪宗的修行僧)也沒有兩樣。宮崎禪師曾說:「我原以為,人只要認為自己任何時候死去都無所謂即是開悟;但我錯了,能夠保持平常心活下去,才是真正的開悟。」仿效禪師想來有些僭越,但這也是我對於「保持平常心」所懷抱的認知:「即使置身於意料之外的狀況,也不迷失自我,而在當下正確判斷自己該做的事,並付諸行動。」仔細想想,人生原本就有許多突發狀況,不順遂亦十常八九。然而,這些突發狀況會導致人們驚慌失措、失去自我,同時帶來莫大的壓力,招致煩惱與苦痛。那麼,「保持平常心」的基本條件又是什麼呢?當然,我想一定不只一種,不過我認為關鍵在於拋開「不想被討厭」的念頭。無論是誰,應該都「不想被討厭」吧。尤其是那些特別在意周遭眼光,對於別人的話總是耿耿於懷,即便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記在心上,且難以表達內心真實想法,「個性敏感纖細的人」更容易出現這個念頭。因為不想引起別人的反感,這些人總是忍氣吞聲,為了迎合別人而違背自己的心意,甚至一個人扛起所有責任。如此下去,只會和「保持平常心」漸行漸遠。因此,首先請各位澈底捨棄「不想被討厭」的念頭吧。事實上,那些敏感的人所想像的情況(例如被排擠、被說閒話、職場上不順利的人際關係等等)都不會發生。這麼一想,心情是否頓時感到如釋重負了呢?而接下來你會感覺到的,都將是好的變化。我想各位不用我說也能理解,清爽愉快的心情、積極開朗的想法,都是「保持平常心」的必備條件。我在書中特別寫到了這個時代特殊的環境。這指的是網路社會日趨進化,造就出了新的環境。我過去也曾指出,網路社會及社群媒體的普及,成為人們新的壓力來源。透過本書,我將首次從禪的教誨和思考方式出發,引領各位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我聽說有人為了隨時檢查LINE的訊息,手機片刻不離身;也有些人為了維持在推特和IG上的活躍,花費許多時間來展現自己。不只如此,這些人對於發文獲得的讚數患得患失;若遭到多數人留言批評,甚至引起對立或論戰,就會大受打擊、沮喪不已。當人們陷入這種情況,可說已被社群媒體制約了。我認為,現代人應該重新審視經營社群媒體的心態。這不僅是活在這個時代的課題,也是當務之急。社群媒體的世界,應可稱作言語的解放區。而匿名正是這個世界的一大特徵,助長了毀謗中傷、嘲笑謾罵的風氣,人身攻擊自然也屢見不鮮。原本只是單純抒發自己的意見,卻淪為網友出征的目標,如今這類情況並不少見。一旦成為目標,就像被抓住把柄一樣,成為不特定多數人集中火力砲轟的對象。對當事人而言,絕對會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一般人都難以忍受的事,更別說那些心思格外敏感纖細的人了。在這種情況下,要保持平常心更是難上加難。不過,禪給了我們一個可貴的提示。只要是社群媒體的使用者,誰都可能面臨到難以忍受的場面和糟糕的狀況,那麼我們該如何全身而退呢?如果對照禪的教導,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幾乎可以斷言,透過禪,我們每個人都能保持平常心,優游在社群媒體之中。所謂「保持平常心」,或許就是擁有了一顆強韌又柔軟的心。這也是為了讓各位盡可能朝此目標邁進的一本「指南書」,而禪強調的正是採取行動。無論從本書中哪個方法開始都好,還請各位盡早實踐,踏出平常心的第一步。合掌德雄山建功寺方丈枡野俊明
章節目錄
前言 3第1章 「保持平常心」,平靜地生活「無欲」工作,成果自來 14「保持平常心」,無論遇到什麼事都「無頓著」 18把自己的弱點說在前頭 22不去想「我吃虧了」,就會「獲益」 26「保持平常心」,不虛張聲勢 30「保持平常心」,不堅持己見 34正式上場時不緊張的訣竅是坐得淺,然後「緩緩吐氣」 38「保持平常心」,把流行當作加法 43做不到的事做不到也沒關係 47第2章 即使被出征,還是保持平常心 與社群網路的相處之道「保持平常心」,就不會想「當好人」 52善用社群網路的人,只把網路當作一種工具 56如果有一天遭到「炎上」 60釋迦牟尼佛也曾遭言語霸凌 64對社群網路感到疲憊時,就來「冬眠」吧 68決定了,就不再三心二意 72讓網路霸凌成為「徒勞」 76釋放「已讀」的壓力 80不要把「為什麼」放在心裡煩 84第3章 「保持平常心」,不再煩惱人際關係「保持平常心」,知道凡事不盡如人意 90做「真誠的自己」,有助於人際關係和諧 94「保持平常心」,不和別人比較 98和你一起流汗的人會站在你這邊 102當下屬變成上司106當遇到不講理的主管 110當開始嫉妒同事和對手 114即使感到格格不入,也不要亂了步調 118對於說自己壞話的人主動出擊 122主動打招呼,就能「保持平常心」 126「保持平常心的人」也很重視老派的溝通方式 131第4章 「保持平常心」,就能迅速轉換情緒調整呼吸,怒氣就會消失 136在發現錯誤的當下就改過 140不隱瞞失敗 144從失敗中所學到的是成功的一五倍 148「保持平常心的人」懂得忙裡偷閒 152「保持平常心」,即使轉換職場,也能發揮一己之長 156別強求無緣之人 160第5章 「保持平常心」,人生更快活即使罹癌,只要想著「彼此好好相處吧」,也能長命百歲 166從小時候著迷的事物中,找回生活的寄託 170「保持平常心」,就能一覺到天明 174毫不留戀過往的頭銜,讓人煥然一新 178「生命」是佛祖讓我們保管之物,慎重使用後歸還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