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監修者】川島由起子聖馬力安那醫科大學醫院營養部部,營養管理師,營養管理博士。1974年女子營養大學營養學部畢業,同年任職於聖馬利安那醫科大學營養部,其後經歷營養部科長。於1996年起擔任女子營養大學臨床營養學研究室兼任講師,升任大學部專任講師,並於2001年擔任研究所準教授。2003年起就任現職。有多本臨床營養學相關著作。
譯者簡介
林思吟曾任某日本台的日劇、日本旅遊綜藝節目、動畫等專任翻譯。譯有《女子輪語》(晨星出版社)。高宜汝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系營養科學組畢業,熱愛旅遊和大吃美食。譯有《美食教母岸朝子的九州•沖繩五星級伴手禮》、《美食教母岸朝子的京都•關西五星級伴手禮》、《美食教母岸朝子的東京•關東五星級伴手禮》、《美食教母岸朝子的北海道•東北五星級伴手禮》、《東大最強驚奇讀書法》、《人生勝利組の心理學》等書。
作者自序
前言營養是為了維持健康我們為了生存,每天都要進食以維持生命。人只要活著,就必須攝取必要的營養,讓身體得到足夠的能量,進行新陳代謝,並將不要的物質排出到體外。「營養吸收」指的便是這一連串,生物體為了生存所進行的運作。聽到營養學,或許大家都會以為是餐桌上的營養餐點,或是調查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甚至會以為這是一門著眼於「食物與營養」的學問。但事實上,「食物與營養」不過只是營養學的一部分,「人類與營養」才是主要內容。本書講的「人類與營養」是以入口後的食物為主要論點。像是營養素如何被消化吸收、能量在體內是如何產生、各營養素的功能與代謝、水與電解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尿液的生成與老廢物質的排出、更甚者,營養與疾病的關係等,豐富的內容,都佐以插畫、圖解說明,幫助讀者更快理解內容。不單單僅侷限於營養師等,從事醫療相關的人士想了解「營養」的意義,或是關心健康、想知道如何預防疾病的人,這本書能讓你瞭解這些重要的營養知識。
名人導讀
了解食物與自己的關係,使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美國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旅居美國多年,自從我2004年回臺推廣美國正統的自然醫學之後,我發現很多民眾對於基礎營養學的知識不足,以致出現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例如有一位記者的血糖不穩,我建議他可以多吃蛋白質,他說:「有啊!我每天幾乎都有吃麵!」事實上,麵和米飯是主要的澱粉來源,蛋白質含量很少。很多人的三酸甘油酯太高,只擔心脂肪是否吃太多,殊不知,三酸甘油酯也會由澱粉或酒精轉變而成。換句話說,吃太多米飯麵食,也是造成三酸甘油酯過高的罪魁禍首。曾有一本中文翻譯書請我推薦,但我婉拒了,因為書中提到,「100大卡的高麗菜,所含的蛋白質比100大卡的牛肉還多」,作者用此來誤導大眾,希望大家可以多吃蔬菜,用意很好,但手法狡詐,一般大眾卻看不出這句話的蹊蹺。十多年來,我大力呼籲,每天吃幾顆蛋都沒關係,因為體內大多數的膽固醇是自行合成,並非從食物中的膽固醇而來。這個基本的營養學知識,也在這本書中闡述,但三十年來,有99%的民眾卻被錯誤衛教影響而不自知。累積了數十年的臨床經驗,我發現當今社會,大多數的慢性病和飲食錯誤有密切的關係。我在演講和著作中大力推廣的營養知識,屬於「營養醫學」範圍,雖然極為實用,但若讀者想要徹底了解,還是要具備基本的「營養學」知識。因此,我鼓勵讀者向下紮根,多閱讀一些淺顯的基礎營養學科普書籍,以了解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組成、差異、與功能,以及身體如何消化與運用。本書可說是正統營養學教科書的大眾版,圖表簡潔、色彩鮮豔,在艱澀的學術知識上,給人親切的感覺,讓一般人比較容易閱讀,也很適合作為醫護人員和飲食達人的入門參考書,以打好基礎,若再進修或研討更深入的營養知識,就比較不會出錯,希望大眾的營養知識能大大提升!畢竟,健康是自己的,要多了解食物與自己的關係,才能使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俗話說,知識就是力量,讓我們一起活到老學到老,常保健康!
名人推薦
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楊惠婷 審訂花蓮慈濟醫院主治醫生、哈佛醫生/許瑞云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美國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
章節目錄
推薦序 了解食物與自己的關係,使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陳俊旭前 言 營養,是為了維持健康第一章 什麼是營養?1.營養是為了那一兆個細胞2.營養不足,會瘦也可能會腫3.營養過剩,讓儉約基因不做好事4.飲食攝取標準:看懂國民健康署說什麼5.營養如何影響基因6.基因如何影響慢性病專欄一 從基因看體質第二章 營養素如何消化、怎麼吸收1.自律神經管消化,高過一二○○就難消化2.大腸小腸,不同人類消化食物速度差十倍3.肝臟、膽囊:製造營養兼解毒解酒4.脾臟:侍兒扶起嬌無力,恐是得了糖尿病5.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胃、胰、腸6.醣類的吸收:澱粉耐消化與乳糖不耐症的原因7.脂肪的消化:三酸甘油酯到底是什麼?8.維生素:不必消化,直接吸收,所以……9.礦物質:疏菜與膳食纖維不可攝取過多10.食物的吸收率:偏偏少不了膳食纖維專欄二 吃膠原蛋白美肌,目前對老鼠似乎有用第三章 蛋白質、醣質、脂肪1.營養素有熱量,但不等於熱量2.醣類蛋白質脂肪,哪種熱量會練成肌肉?3.人體無法何成,我們必須攝取哪些胺基酸呢?4.尿與蛋白質代謝5.醣有好幾種,人體內各有作用6.人體需要的肝醣不多,過多的變成脂肪7.糖質新生與大腦靈光8.膳食纖維益菌生與攝取來源9.脂質的作用與細胞的構成10.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必要與酮體減肥原理11.脂質的代謝12.膽固醇吸收與排出:細胞膜與膽汁專欄三 攝取蛋白質,九種胺基酸一百分了嗎?第四章 水及電解質的作用1.水對人體的五大作用(好處)2.口渴時不只要補充水。喝水太多會出事3.腎臟過濾血液,生成尿液4.人體內電解質的種類與功用5.滲透壓與水腫6.酸鹼不平衡會生什麼病?專欄四 為什麼鯨魚海豚可以喝海水解渴,人就不行?第五章 維生素和植生素,攝取太多太少都不好1.維他命A,視力,腦壓亢進,肝功能2.維他命D,骨質疏鬆,高鈣血症3.維他命E,抗老化,貧血,骨質疏鬆4.維他命K,貧血,黃疸,綠色蔬菜5.維他命B1,疲勞倦怠,肥胖6.維他命B2,頭皮屑,口內炎,脫毛7.菸鹼素,皮膚炎,不安症,喝酒8.維他命B6,血清素與多巴胺,溼疹,痙攣9.維他命B12,不易吸收,睡眠障礙,倦怠10.葉酸,造血維生素,過敏蕁麻疹11.泛酸,免疫力降低,過度減肥12.維他命C,抗亞化,膠原蛋白,血管健康13.生物素,脫髮,倦怠,胰島素不足14.植物生化素,第七營養素,抗老化第六章 礦物質1.鈉,幫助吸收營養,維持血壓2.氯,保持胃部酸性,幫助消化3.鉀,降血壓,利尿,心肌運作4.鈣,凝血,抑制肌肉興奮,傳達細胞資訊5.鎂,人體離子均衡,維持代謝,神經傳導6.磷,輔助維生素B,促進成長7.鐵,茶、紅酒,膳食纖維,阻礙鐵吸收8.鋅,維持味覺,維護DNA9.銅,製造紅血球,減少自由基10.錳,類帕金森氏症,造骨,吃太多保健食品11.碘,促進發育、代謝,台灣普遍攝取不足12.硒,太少或太多都不行的必需毒素13.鉻,增強胰島素作用14.鉬,代謝尿酸普林,不痛風專欄五 注意鈣質吸收,別忘了鎂第七章 怎麼吃,疾病不上身1.何謂營養障礙?2.代謝症候群的標準3.糖尿病和被忽視的隱性糖尿病4.高血脂的數字標準5.痛風:多喝咖啡多走路,忌口高普林食物6.動脈硬化:怎麼讓他變軟,參考法國日本7.長期慢性肝炎與脂肪肝,如何改變營養攝取8.三高的人通常腎不好,厲行營養管理吧9.所謂免疫力,就是腸道健康專欄六 兩顆蛋的膽固醇,對哪種人好?哪種人壞?第八章 懷孕、成長、增齡,人生各階段的營養管理1.懷孕2.哺乳3.嬰幼兒營養4.兒童與青春期營養管理5.增齡者營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