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陳鴻瑜臺灣花蓮縣人,1948年生。現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畢業,國家法學博士(1978年),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教授,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訪問教授。經歷: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亞洲研究所教授、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召集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兼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問題與研究」月刊主編,「東南亞季刊」發行人兼主編,「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主編,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理事長,「海華與東南亞研究」季刊發行人兼主編。著作:《寮國史》、《緬甸史》、《新加坡史》(增修本)、《泰國史》(增修版)、《菲律賓的政治發展》、《約翰密爾的政治理論》、《政治發展理論》(獲得1984年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越南近現代史》、《馬來西亞史》、《印度尼西亞史》、《柬埔寨史》等二十幾種作品。
作者自序
越南是隔著南海與臺灣相望的鄰居,兩國在最近的二十多年發展著密切的經濟和文化關係,雙方通婚的人數亦有數萬人。越南雖採取社會主義制度,但究其實還是難以消除其一千多年的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力,此點與臺灣的思想文化相近,因此台商大量進入越南投資,越南年輕學生則相率到臺灣就學或受技術訓練。臺灣成為越南學習的對象,在互賴和相互提攜的情況下,兩國關係與日增強。越南曾受中國一千多年的殖民統治,其人文和社會風俗習慣深受中國影響。在地緣政治上,亦因與中國領土相鄰,而有唇齒相依的關係。越南自古為中國南方的屏障,友好的越南,有助於中國南疆的安全。當第十九世紀越南遭法國入侵時,中國被迫出兵協助越南抗法,終因不敵法國軍力,而被迫承認越南為法國保護國,連帶影響中國南疆的安全。當越南企圖建立其在印度支那的霸權地位時,不僅會改變印度支那的權力關係,而且會影響中國南疆的安全,以致於爆發越南入侵柬埔寨及中國發動對越南之懲罰戰爭。越南位處中國的南鄰,雙方存在著微妙的關係,多年前一位越南駐臺代表問筆者一個問題,「越南應如何與中國相處?」他的問題反映了越南面臨著中國之壓力,無所適從。筆者贈予他四個字「若即若離」,意思是說中國是一個大國,你與它過於親近,將因其政治和文化之滲透而受制於它。你若與它疏遠,有損其大國威望,將引發它的不滿,以為你有不利於它的行為,而引發武力攻擊。在國際間,越南最好不要採取1978年的作法,企圖聯合蘇聯對抗中國,其結果就是引來中國的報復。越南應該像現在加入東協,採取中立不結盟立場。古越南國版圖只到義安以北,以後逐步向南發展,滅了越南中部的占城國,再繼續南下佔領原屬柬埔寨的湄公河下游三角洲地區。到第十九世紀中葉,甚至向西發展控制柬埔寨。泰國見作為緩衝國地位的柬埔寨遭越南侵佔,亦起野心,出兵入侵柬埔寨,導致泰國和越南分別控制柬埔寨。柬埔寨需同時向越南和泰國朝貢。1863年,法國勢力進入柬埔寨,才驅逐越南和泰國的勢力,而成為新的殖民主人。從該簡述可知,越南有領土擴張的歷史軌跡,其入侵柬埔寨是滅人國家,為國際法所不容。同樣地,越南指稱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為其所有,亦是貪圖非其所有之領土,總有一天會為此付出代價。在近代史上,越南人受盡戰爭苦難,此並非越南人好戰,乃因少數菁英誤導國家發展方向,而引進外國勢力,最後卻被外國勢力反噬。戰爭是一時的,不會長期都在打戰,而越南卻從二次大戰結束後一直打到1979年,甚至1988年還跟中國在南沙群島發生海戰,沒有一國的領導人會以長時戰爭為傲,吾人亦無法以此而讚揚戰爭英雄人物,因為在這漫長的戰亂中,死難人數超過三四百萬人,而戰爭的結果卻是回到當年要打倒的政經體制。這是歷史的諷刺,戰爭並不能解決正義的問題。筆者在2009年寫了越南近現代史,當時還沒有想寫越南古代史,因為越南學者陳重金的越南通史已處理過該段歷史。經過這些年,在教學之餘,對於越南古代史還有一點心得,因此開始整理上課筆記,逐步完成本書。本書有關越南現代史部分有些段落係節錄自越南近現代史一書的部分資料,惟有修改增補新資料。對於越南第十到第十九世紀之文獻資料,越南文獻有限,主要有大越史記全書、欽定越史通鑑綱要及大南寔錄等部史書,因此本書在處理該一階段的歷史時,引述上述諸書,再輔以中國文獻,作為對照。本書處理方式是依據越南各個王朝為經,再以其任內之內政和對外關係為緯,按年代順序摘要、論述重要政策內容。為便於讀者知悉政策內容,所以有時會摘錄史料全文,若中國文獻和越南文獻對於同一件史事有不同記載,則將兩種文獻資料並列。此一處理方式之目的,即在讓讀者對越南史有一個比較完整及可靠的資訊。本書如有疏漏之處,敬請博雅讀者諸君不吝賜教。臺灣花蓮市人陳鴻瑜謹誌2019年1月22日
章節目錄
自序第一章 導論第一節 地緣和種族第二節 史前史第三節 南越國第二章 脫離中國統治第一節 二徵姊妹之亂第二節 越南之漢化第三節 交阯獨立第四節 林邑國獨立第三章 大越國各王朝(一)第一節 吳朝第二節 丁朝第三節 前黎王朝第四節 李朝第四章 大越國各王朝(二)第一節 陳朝第二節 胡朝第三節 中國入占及放棄安南第五章 大越國各王朝(三)第一節 後黎朝第二節 東朝(莫朝)第三節 西朝(黎朝延續)第六章 南北朝第一節 北朝第二節 占城的衰亡第三節 南朝廣南國之興起第四節 西山政權的崛起第七章 南北統一 第一節 南北統一者:阮世祖第二節 阮聖祖之功業第三節 阮憲祖之功業第八章 法國之入侵 第一節 阮翼宗第二節 協和帝第三節 阮簡宗第四節 法國控制下的安南傀儡皇帝第九章 大南國最後一位皇帝第一節 保大帝第二節 越南之抗法民族主義運動第三節 與法國合作的現代化派第四節 法國建立之殖民統治體系第十章 越南民主共和國之建立第一節 胡志明與越南獨立同盟第二節 日軍入侵越南第三節 越南民主共和國之建立與潰敗第十一章 南北對立第一節 保大重建越南國第二節 奠邊府戰役與日內瓦條約第三節 第二次南北對抗第十二章 北越南侵及其後果第一節 北越併吞南越第二節 滅民主柬埔寨國第三節 中國發動懲越戰爭第十三章 革新與不必要的革命第一節 以革新挽救瀕危的經濟第二節 邁向政經分離的市場經濟國家第十四章 結論徵引書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