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 | 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中文書) 回避型愛着障害:絆が稀薄な人たち |
作者 | : | 岡田尊司 |
譯者 | : | 邱香凝 |
出版社 | : | 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7-05-15 |
ISBN | : | 9789863232124 |
定價 | : | 330元 |
特價 | : |
79折
261元
特價期間:2020-12-31~2021-03-31
|
庫存 | : | |
分類 | : | 中文書>心理勵志>心理學理論 |
商品簡介
「逃避型」屬於不安全的依戀形式,來自父母的忽視、過度保護與過度掌控
人生沒有目標,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與人相處總是放不開,覺得獨處比較輕鬆?
對他人的情感毫不在意,只在乎自己的興趣?
無法建立關係,人際交往總是不長久?
遲遲不想工作結婚,談起責任彷彿有拖延症?
「逃避的確有用,逃遠了也別怕回不來」
《依戀障礙》系列再出發,解析「是哪些陰影讓我們想逃避」,以及「有效脫離逃避的勇氣」
依戀(attachment)也譯作依附,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締結關係的能力。近年社會晚婚、少子化、關係疏離等現象則可歸因於「逃避型」依戀形式人口的增加。而「逃避型」的養成,則往往來自父母過度保護、過度掌控或忽視。
各種人格類型都可能帶有「逃避型」特質,分別展現以下行為傾向:
‧逃避性人格類型——強烈害怕被討厭
‧依賴性人格類型——擅長察言觀色,不敢拒絕別人
‧強迫性人格類型——認真努力、責任感過重
‧自戀性人格類型——只愛自己,唯我獨尊
‧反社會性人格類型——總是冷酷地壓榨他人
‧類分裂性人格類型——與人相處不快樂,寧願獨處
‧妄想性人格類型——連親近的人都不相信
‧邊緣性人格類型——遊走於極端之間,討厭自己
托爾金、J.K.羅琳、宮崎駿、榮格都曾陷入逃避狀態,他們是如何轉化逃避為力量的?岡田尊司透過三十個真實案例,挖掘陷入逃避的心理機制,並提供走出逃避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