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 | 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中文書) 愛着障害子ども時代を引きずる人々 |
作者 | : | 岡田尊司 |
出版社 | : | 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16-09-10 |
ISBN | : | 9789863231783 |
定價 | : | 320元 |
特價 | : |
79折
253元
特價期間:2020-12-31~2021-03-31
|
庫存 | : | |
分類 | : | 中文書>心理勵志>心理學理論 |
其他版本 | : | 二手書 72折 230元 起![]() |
商品簡介
為什麼總是在意別人的想法?
為什麼總是在否定、責怪別人?
為什麼對拒絕和傷害特別敏感?
為什麼工作和戀情總是無法長久?
為什麼人際關係這麼困難?
◆《母親這種病》作者岡田尊司分析屬於你的依戀形式
認識造成心靈陰影、負面思考的「第二基因」、修復受傷的安全感
從此,不再讓依戀控制你的幸福
依戀(attachment)也譯作依附,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締結關係的能力。依戀障礙則是現代人精神問題、親密關係失敗的根源。依戀形式分為「安全型」與「不安全型」兩種,而不安全的依戀形式,可再細分為「焦慮型」、「逃避型」與「混亂型」三種,孩童的發展障礙、成年後的焦慮、疏離、不安與控制欲往往來自不安全的依戀形式。
‧從小遭到父母否定,卻總是乖巧順從?
‧無法與人保持適當距離,容易陷入情網?
‧常常衝動爆發負面情感或傷人言語?
‧不易維持信任與情感,工作和戀情很難穩定?
‧對伴侶要求嚴格,控制欲驚人?
‧喜歡黏膩的依賴關係?
‧習慣在人群中扮演小丑?
日本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以夏目漱石、太宰治、柯林頓、歐巴馬、賈伯斯等名人的具體案例,探索每個人的依戀形式與深層心傷,分析親子關係帶給孩子的影響,以及長大成人後如何化為一生的人格特質。
讀完本書,瞭解自己或家人、伴侶、朋友、同事的依戀形式與行為特質,進而學習理解和陪伴,邁向修復與和解的第一步。
本書特色:
‧岡田尊司繼《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夫妻這種病》後,關注每個人心中渴望被愛的孩子,直指不安與焦慮、無法專注或冷漠無情的癥結,修復受傷的安全感
‧書中附有「成人依戀訪談表」與「依戀形式診斷測驗」,解析屬於你的依戀形式
‧以文學、政界及影視名人的真實案例,剖析依戀形式如何帶給孩童長達一生的影響
‧不只點出問題,更詳細敘述陪伴與和解的方法,擺脫不安與焦慮,進而邁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