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Milly初夏出生,喜歡藍天下的大樹。原本是電視媒體人,目前則為旅行筆記文字者,以「Milly最喜歡」部落格,繼續悠閒的漫遊文字。期望自己可以一直持有豐富的好奇心和玩心,做個懂得寵愛自己的旅行達人。1984年第一次踏進日本旅行,之後就義無反顧地到處去旅行,從背著包包住青年旅舍到開始住商務旅館、設計旅館、pension、憧憬旅店,一個計畫追著一個計畫,在回憶中自我滿足,在旅行中愉悅散步。著有:《Milly的京都私路》《旅行,一個人小確幸中》《三回目的京都:Milly的日常感關西旅行提案》《Milly極上旅行社:東京、京都、奈良、北海道、白川鄉的咖啡、美食、散策、旅宿》《Milly的巴黎日常》《四國,海島漫遊》《鐵道最喜歡,日本美好旅路:北陸新幹線・日本東西大縱走・地方私鐵訪小鎮》《東京大人旅》《旅途中的醍醐味:Milly嚴選!東京×京都。超值午餐100》等書。臉書專頁:「Milly的情緒私旅」www.facebook.com/millytravel
作者自序
前言是鎌倉微妙了湘南、還是湘南微妙了鎌倉「鎌倉是鎌倉,湘南是湘南」,如果你問鎌倉人多數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正如京都人認為「京都是京都,關西是關西」不能混為一談同然。京都雖然位在關西地區,但是京都不等於是關西,京都就是京都。甚至有個有趣的說法是,只有懷有心機的房地產業者,才會將鎌倉、逗子、葉山統稱為湘南,因為只要掛上「湘南」字樣,就讓人產生「有海」「有山」的度假高級區印象,房價也就相對提高。在試圖理解為什麼鎌倉人不樂意將鎌倉歸納為「湘南地區」的心態之前,不如先說說一般日本人對湘南的普遍認知。首先習慣上說「湘南海岸」也可、說「湘南」也可,偏向地域性的官方說法「湘南」是指「神奈川縣相模灣沿岸」,這樣的定義讓「湘南」一整個擴大,連氛圍完全不同的伊豆半島都因面向相模灣而被納入範圍,如此即使是外地人也都難免認為有些牽強。於是在導覽書、旅行情報雜誌和不成文的民間默認下,就傾向將「湘南」狹義設定為「江之島」「鎌倉」「逗子」「葉山」,廣義延伸到「大磯」「三浦半島」「橫須賀」的相模灣沿岸地區。在此範圍的前提下,說到湘南會連想到什麼呢?鎌倉(鎌倉大佛、鶴岡八幡宮)、海水浴場、衝浪人潮(幻想連木村拓哉都會來此衝浪)、江之島黃昏和しらす(魩仔魚)、《海灘男孩》(竹野內豐和反町隆史主演的浪漫日劇)、湘南暴走族、漫畫《灌籃高手》、樂風契合海灘氣氛,主唱是桑田佳佑的「南方之星(サザンオールスターズ)」和江之電電車等等。可是,如果單單只是這樣似乎很難理解,為什麼每年諸多的日文旅行情報雜誌都依然持續要以鎌倉、湘南為主題推薦,於是Milly就擅自懷疑不論是湘南或是鎌倉,一定有什麼在觀光動線之外的「美好」隱藏著、存在著。試圖分解湘南和鎌倉彼此之間的微妙關係,察覺到鎌倉代表的是「觀光」「歷史」「人文」和「森林」,湘南則蘊含著「好生活」「慢日常」「輕度假」和「海洋」的訊息。甚至有說「鎌倉是小京都」「湘南是小加州」。所以當大致的觀光動線都瀏覽後,試圖更進一步貼近鎌倉「美好真相」時,就會自然而然將介入鎌倉的形式轉化為「觀光以上、住人未滿」,不知不覺中就漸漸從大道走入巷弄,從觀光動線脫出以好奇路線延伸,體驗著屬於「湘南」的私我路徑。接著甚至開始不這麼介意,到哪裡為止算是鎌倉,從哪裡開始已是湘南,因為兩者本來就擁有著美好的微妙關係,鎌倉因湘南而和緩、湘南因鎌倉而豐富。
章節目錄
前言:是鎌倉微妙了湘南、還是湘南微妙了鎌倉Part.1・早安鎌倉幸福計畫Part.2・鎌倉車站前後左右走一走Part.3・以非定番的私我路徑散步,目標定番的「鶴岡八幡宮」、「銭洗弁財天」Part.4・清晨、雨日和入夜後的小町通商店街Part.5・御成商店街&由比ヶ浜通的美好向上進行式Part.6・海街甜蜜點心時間Part.7・從長谷往山or往海、走坡道or走小徑Part.8・鎌倉花路徑Part.9・改變是:從「來到」鎌倉變為「回到」鎌倉Part.10・江之電日常風景Part.11・認識Deep的鎌倉由「材木座」開始Part.12・在鵠沼海岸的「好好生活」中度假Part.13・江之島每次登高一點點Part.14・湘南海岸「葉山」「逗子」緩緩假期Part.15・橫濱春日情緒角落小旅行後記:以地元氣氛來短期居留鎌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