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鄧克銘1955年生,臺灣省臺中縣人。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國哲學,1993年),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宋明理學、中國佛學。著有《大慧宗杲之禪法》(1986)、《法眼文益禪師之研究》(1987)、《張九成思想之研究》(1990)、《宋代理概念之開展》(1993)、《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1997)、《理氣與心性:明儒羅欽順研究》(2010)等書。
章節目錄
序 章第一章 王陽明之天理觀的新義及其實現一、前言二、「心之本體即是天理」的特殊涵義三、天理與良知之相互融攝的關係四、批評朱子「析心與理為二」之論據五、如何實現天理之問題六、結論第二章 王陽明心學中之性體觀的特色一、前言二、性與心、理之關係三、關於「性即是氣」之解釋四、性無善無惡與性之本體五、陽明後學求證性體之理論背景六、結論第三章 論王陽明之「知為心體」及其與禪宗的比較一、前言二、 陽明文獻裏「心之本體」的表現方式三、良知為心之本體的心學特色四、禪宗之「知為心體」的形成及其涵義五、王陽明與禪宗之「知為心體」的比較六、結論第四章 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意義一、前言二、宋儒對無心之看法三、嚴灘問答: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表達方式四、從心之本體看無心之涵義五、無心之心學特色六、結論第五章 王陽明以鏡喻心之特色及其異說一、前言二、「心如明鏡」與體用一源三、磨鏡之喻與本體工夫合一論四、王陽明與禪宗之「以鏡喻心」的比較五、陽明後學對「以鏡喻心」之異說六、結論後 記引用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