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崇旭【學歷】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博士(Ph.D.)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化工組)碩士【現職】王宇化學 創辦人錦田雲端科技 創辦人旭文日本語學院 創辦人力宇教育事業 董事長TCA智慧學習產業聯盟 會長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 副教授級研究員【補教經歷】◎重考班:臺北建如、臺北臺大、臺中立人、臺中儒林、嘉義儒林、高雄力行、高雄遠東◎家教班:臺北鎮麟、臺北薪哲、臺中華薪、嘉義立碁、臺南心遠景、高雄哈佛【教學理念】將複雜方程式的推演簡單化,注重觀念的推演,用獨特的口訣幫助同學快速記憶,更重視激發同學學習化學的興趣,不只是教你「讀」化學,更教你玩「化學」!【企業經歷】◎2012年創立錦田雲端科技,2015年獲得SBIR卓越貢獻獎,2018年榮獲傑出企業「金峰獎」◎2013年創立旭文文創科技,建立全臺知名日本語線上學習平臺◎2017年於越南創立Focus Learning Academy培訓機構◎2018年任職凱衛資訊(股票代號:5201)副董事長◎2018年創立力宇教育,擔任董事長◎2019年榮獲ASIA GOLDEN STAR AWARD企業家獎
作者自序
推薦序走過時間迴廊,見識不凡態度——曾光華(國立中正大學企管系所暨行銷所教授)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它為許多臺灣成年人的求學過往提供寫實且生動的背景,也讓人們見識到一名創業者、經營者的不凡態度。背負著父母與自身的焦慮及期待,身處青年聚集的教室,緊盯口沫橫飛的名師,手不停地抄寫著通向大學之門的字字句句,這是一甲子以來臺灣青澀的生命普遍歷經的「補習人生」。這段人生是如何而來?和經濟教育趨勢的演變有何關聯?補習班之間如何合縱連橫?名師之間如何相互欣賞、暗中較量?臺上風光的名師在舞臺後經歷何種心酸挫折而後奮力攀越?以上問句,相信沒幾個人能真正了解。沒有時代背景的襯托,人生的滋味略顯單薄。就如愛情電影中的男女分合,結局不過就那幾種,但放在戰爭紛亂、都市疏離、異國情境、病貧交迫等背景下,結局就顯得格外刻骨銘心。因此,所有曾經歷補習人生的臺灣人都該閱讀本書,為自己的青春歲月織入時代背景,添加動人的一頁。本書還有一個令人驚喜之處。作者在成為「王宇」之前,曾經歷創業失敗回家鄉沉寂了一段時間,而後在自家後院蓋鐵皮屋「養鴨子」(在家裡為國高中生補習),接著在雲林一個純樸的鄉村成立「王宇化學」,並開始拓展企業版圖,直到成為錦田雲端、旭文日語、力宇教育等教育公司的「王董」。近三十年期間的補習事業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教學挑戰、身心壓力、投資失利等,但都在作者的創新思維、差異行銷、鋼鐵意志、反省謙虛之下,一一化解。因此,本書讓我們見識一種不凡的態度;同時,書中還特別開闢「王宇老師的創業心法」方塊文章,熱情無私的精神,躍然紙上。此刻,頂著企管博士光環的王崇旭正秉持他一貫不凡的態度,全力耕耘數位教育。我深信,他將帶領臺灣數位教育的成就走向亞洲舞臺,我們拭目以待。緣起二○一九年七月一日,按照往年慣例,臺北市補教協會與聯合報共同舉辦了大學指考考題解析服務。補教協會張總幹事依舊經驗老道地指揮所有工作人員,配合各科老師以最快的速度,將當天指考的答案解出並刊登在晚報;同時安排電子、平面媒體進行採訪,由各科召集老師分析考題,並預測頂前均後底五標!約莫當天下午三點我解完題、公布了答案,且召開記者會分析考題後,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一位已經在協會工作超過三十五年的吳伯伯,對第一次來見習解題的年輕老師說:「年輕人,你現在上一堂課多少錢啊?」年輕老師開心地回答:「今年剛加薪,一堂課就加了五百元!」老吳嘆了口氣說:「唉,你知道二十年前的大咖老師一天可以賺多少嗎?」吳伯伯搖了搖手,欲言又止地說:「時代不一樣了,小伙子,你……加油吧!」的確,歷經六十多年的大學入學考試,從聯考發展到指考,從全村有一人考上就要放鞭炮,到現在滿街大學生的景況,時代的確是不一樣了!」臺灣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長久以來深深浸潤在我們的社會文化當中,好好讀書是許多家長對孩子的唯一要求,因為好好讀書代表將來能考上好大學,而考上好大學就代表會有好工作,從此人生一片坦途。尤其早期經濟條件欠佳的年代,家長更相信,唯有讓孩子接受教育才能脫貧,因此「清寒苦讀的學生終於金榜題名」的新聞,每每振奮許多家庭與學子。也因為早期大學數量很少,又有眾多學子想要擠進大學窄門,在錄取率僅兩、三成的年代,每年勢必會產生一批為數眾多的落榜生,且再次投入隔年的考場。想要擠進大學窄門的需求這麼殷切,在供給量不改變的情況下,市面上出現了幫助落榜生達成考上大學夢想的「補習班」,這種促進學生更有系統、更有效率的學習,以考上臺大醫科或理想大學為目標的機構,頓時讓家長、落榜生趨之若鶩。補教業不僅是臺灣教育史上極為特殊的現象,其產值更是可觀。根據商周財富網二○一八年的報導,臺灣補教業約有一千五百億至一千七百億的年產值,主要分為兒童到大學的升學補教、外語進修,以及成人就業需求的證照等三大部分。本書分為上、中、下篇,將以我所從事的產業為探討對象,亦即專注在高中升大學的補教產業。上篇聚焦臺灣升大學補習班的歷史概述;以及在少子化、區域化及數位化下產生的衝擊(第一至二章)。中篇分享個人建立「王宇化學」補教品牌的經驗,以及創新產業技術、建立教育企業的歷程(第三至六章)。下篇則述說隨著時代演進,臺灣補教業在數位學習科技及網路頻寬一再升級的推波助瀾下,開啟了數位學習的里程(第七至八章)。文中關於企業經營管理的理論,也擷取了創新、創業的理論,以「團隊」「機會」「資源」的角度,詮釋臺灣補教業在創業、創新方面的發展。最後,我將以自己近三十年的補教創業,以及和國內外許多業者合作交流的經驗,分享個人對補教業未來發展的看法。希望本書能讓讀者隨著臺灣聯考、指考制度的歷史脈絡,對陪伴無數考生的補教產業,能有更系統化的認識;也希望應用我自己在管理領域所學的知識,讓我們面對未知時,更有能力分析、管理、預測補教產業的創業、經營和研發,在變動中翻轉前進。
章節目錄
推薦序 走過時間迴廊,見識不凡態度 曾光華緣起【上篇】從更替看演變:聯考、指考下的補教生態第一章 大學聯考難如天,處處都是重考生01.從農業邁向工業,第一屆聯考登場——第一階段(一九六〇年以前)02.社會推波助瀾,補教雙雄爭霸——第二階段(一九六〇年代)03.重考班崛起,群聚南陽街——第三階段(一九七〇年代)04.重考班攀上高峰,家教老師品牌化——第四階段(一九八〇~一九九五年)第二章 有考就有校?人人都是大學生01.家教班全盛時期,重考班大幅衰退——第五階段(一九九六~二〇〇九年)02.家教班衰退轉型,邁入區域化、小班化、個別指導化、數位化——第六階段(二〇一〇年後)【中篇】王宇化學,異軍突起第三章 踏上春風化雨之路01.無心插柳的初試啼聲第四章 重考班的高壓成長期01.受邀大型重考班,假裝喝醉偷備課02.日日趕場上課,何止一萬小時訓練03.頂下大樓重考班,驚濤駭浪險翻船第五章 建立團隊培養徒弟01.行政團隊的貴人一一出現02.師徒制的興起與競合03.教學團隊是徒弟、貴人或競爭者?04.讓事業再創顛峰的貴人第六章 迎向數位浪潮的虛擬實驗室01.千山我獨行,邁進數位教學之路02.3D互動教材能引領教育革命?03.虛擬產品就從虛擬市場出發!04.數位教育產品發揮亞洲影響力【下篇】數位時代,臺灣補教業的創新與發展第七章 臺灣補教業的數位學習概況01.數位科技的挑戰02.補教業的數位發展第八章 跨足數位學習的臺灣補教品牌01.數位科技學習的先驅02.未來教育的領航者——力宇教育03.後疫情時代——臺灣教育產業的發展結語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