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尤金諾.芭芭於1964年在丹麥的奧斯陸(Oslo)創立歐丁劇場(Odin Teatret),於1966年遷到丹麥的赫斯特堡(Holstebro),成為丹麥戲劇實驗場(Nordisk Teaterlaboratorium)。他導過32齣戲,經常在歐洲、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演出。1979年,他創立了國際劇場人類學學院(IST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Theatre Anthropology),一個包括演員、舞者、音樂家和學者的流動學校,一起研究肢體圖像的原則。他寫了很多書和文章,包括《紙作的獨木舟:劇場人類學指南》(The Paper canoe: A Guide to Theatre Anthropology, Routledge, 1994年出版)、《劇場:孤獨、藝術、造反》(Theatre: Solitude, Craft, Revolt, 1999年出版)、《灰燼與鑽石之地:我在波蘭的學徒生涯》(Land of Ashes and Diamonds: My Apprenticeship in Poland, 1999年出版)。得過無數的國際獎項及榮譽學位。尼可拉.沙娃里斯是羅馬大學(University Romatre)的教授,在表演藝術系教戲劇史。他在東方和歐美劇場關係上發表過許多論文,包括《東方和西方的劇場及表演》(Teatro e spettacolo fra Oriente e Occidente, 1992 年出版 )、《巴黎/亞陶/峇里島》(Paris/Artaud/Bali, 1997 年出版 )、《 訓練!》(Training!, 2004 年出版 )。自從國際劇場人類學學院成立以來,他就是固定成員之一,也是《劇場故事》(Teatro e storia)雜誌的編輯。
作者自序
前言 國際劇場人類學學院(IST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Theatre Anthropology) 尤金諾.芭芭每一位研究的人都了解,同質性和部份重疊的相似性不一樣。例如說,除了文化人類學外,還有犯罪人類學、哲學人類學、生理人類學和古人類學。在國際劇場人類學學院,我們不斷強調,我們說的人類學不是指一般的文化人類學,而是一個嶄新的範疇,專門研究專業表演時的人類狀態。我們的工作和一般人類學唯一相似處就是我們質疑最被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現象(我們的傳統)。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有某種位移、某種旅程、某種迂迴繞道的策略,讓我們得以用一種更精確的方式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經由面對看似陌生的事物,我們教育自己如何真正看見,如何同時參與其中又保持客觀。因此,我們應該說清楚:劇場人類學不是要把文化人類學的架構運用在劇場和舞蹈上。劇場人類學不是要研究人類學者慣常研究的那些文化中的表演藝術。劇場人類學也不是關於表演的人類學。再說一次:劇場人類學是要研究有組織的演出時,人類如何運用肢體和心理的存在狀況所達成的行為。這些行為的原則和日常生活的行為原則有所不同。這些和日常生活不同的肢體運用方式就是表演者的「技巧」。針對表演的跨文化研究顯示,表演者的工作是三項元素結果的組合。這三項元素顯示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組織:(一)表演者的個性、敏感度、藝術程度和社會角色:這些都是組成一個獨特生命的特質;(二)形成這個獨特生命的社會傳統和社會歷史背景;(三)根據非日常生活肢體技巧的肢體運用。這些非日常生活的肢體運用具有某些跨文化且一再出現的共同原則,劇場人類學稱之為前置表達(pre-expressivity)。第一項是個人因素。第二項是同一類型表演藝術的表演者所共有的特質。只有第三項牽涉到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文化裡所有的表演者,可以稱之為表演者的「生物」層次。第一項和第二項決定了前置表達如何轉化成表達。第三項則不會改變,存在於各種不同的個人、藝術和文化變異之中。一再重複出現的表演肢體普世原則讓各種不同的表演技巧得以發生。這些原則就是表演者如何運用肢體的存在感和動力。只要運用某些生理條件(體重、平衡、脊椎位置、眼睛注視的方向) ,這些原則就可以創造出前置表達的張力。這些新的張力會創造出不同的能量品質,讓身體呈現出「有意識的」、「活生生的」的戲劇感,顯示了表演者的「存在」,或稱為「肢體景觀」(scenic bios)。在作任何形式的表達之前,就能夠足以吸引觀眾的注意。當然,這個「前置」指的是邏輯上的順序,不是時間上的順序。對於觀眾或演員,這三個不同層次的組織皆無法分割。我們只能用抽象的方式分割它們,例如用於學者的分析研究,或是演員或舞者研究表演內容的技術。國際劇場人類學學院的工作就是研究這些非日常生活肢體運用的原則,以及這些原則如何應用在演員和舞者的創作裡。從這裡,我們得到了廣大的知識,對我們造成實際而專業的影響。一般而言,經驗交流始於互相學習技巧。表演者學習,然後內化。如果了解決定肢體景觀的原則,就可以學到如何學習,而不只是學到技巧。對於想要突破,或不得不突破特定技巧的人而言,這一點非常重要。對於表演者遇到的問題,西方表演研究大部份著重在理論和理想,忽視實際經驗。國際劇場人類學學院將注意力放在「經驗」上,希望突破任何特定的原則、技巧或美感訓練。我們要了解的不是技巧本身,而是技巧的祕密。我們必須了解這些祕密,才能超越技巧。 尤金諾.芭芭
章節目錄
前言 尤金諾.芭芭介紹 解剖學Anatomy學徒 Apprenticeship平衡Balance擴張Dilation戲劇構成學Dramaturgy能量Energy等值Equivalence歐亞劇場Eurasian Theatre練習Exercises臉和眼睛Face and eyes腳Feet手Hands史學Historiography蒙太奇Montage懷舊Nostalgia刪除Omission相反Opposition有機性Organicity前置表達Pre-expressivity行為重建Restoration of behaviour節奏Rhythm舞台與服裝設計Set and costume design技巧Technique文本與舞台Text and stage訓練Training觀點Views參考書目致謝索引